總網頁瀏覽量

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

印洲塘得天獨厚

港府於1996年將印洲塘劃為海岸公園。
印塘六寶的玉璽(印洲)及墨硯(印洲附近石排)。
筆架(筆架洲)和羅傘(黃幌山)及紙張(平靜的塘面)。
印塘六寶的筆尖(白沙頭嘴)
執毛洲是印洲塘獨有的地質現象──潮上平台。
紅石門兩岸也是超高齡的紅岩。
  
離開鬼手岩和赤洲,船經紅石門向印塘海進發。紅石門是往灣洲西南面一條狹窄水道,因水道兩旁之岩石呈褐紅色所以得名。
  
紅石門兩岸也是超高齡的紅岩,屬於晚白堊紀(1.45億年前至6550萬年前)的河流和湖泊沉積物,深紅色反映岩石在一個溫暖且氧氣充足的沉積環境形成。
  
紅石門右邊的大島是往灣洲,此島島形曲折多變,一灣又一灣,島上很多村落已荒廢,只有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在此設立了一所訓練基地──往灣洲探險基地。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在1970年成立,是外展訓練國際的成員之一,為本港學員提供個人發展課程,協助他們學習基本生活技能,發揮潛力,盡展所長。訓練基地海灣前浮著兩個大魚排,採用塑膠彩管搭砌而成,有別一般的舊式魚排。早於20年代,第17任港督金文泰經常與妻子前往印洲塘一帶露營,更愛在往灣洲的東灣暢泳,因此有漁民把東灣稱作「督爺灣」。
  
往灣洲漆樹灣北岩嘴對出有一小島,島上的岩石上單獨長出一叢野草,猶如島上長了「一執毛」,所以被稱為執毛洲。它是印洲塘獨有的地質現象──潮上平台,是潮水的漲退加風化天然打造而成。當潮漲時海水淹沒岩石,進入隙縫之間;潮退時,陽光蒸發留在隙縫間的海水,留下鹽,鹽結晶膨脹,最後逼破了岩石,使岩石鬆脫掉落,再經風化侵蝕,久而久之就成為這些潮上平台。
  
印洲塘又名印塘海,北有吉澳洲、東有娥眉洲及往灣洲環抱,水平如鏡,山巒倒影,風景優美,有「香港小桂林」之美譽,有行山前輩比喻:「上有蘇杭 下有印塘。」。
  
上天特別眷顧這一泓清水,造就這一隅與世無爭的恬靜樂土,四周有羣山作屏障,阻擋波浪,夏天的季候風和冬天的西北寒風對它秋毫無犯,全年海不掦波,風光旖旎。首次到訪的遊人都會訝異香港居然有如此漂亮和寧靜安詳的地方,也難怪英女皇於1975年訪港時都慕名而來,乘坐海上行宮──慕蓮夫人號前往印洲塘水域休息多天,才正式展開訪港行程!
  
印洲塘記載著一個不平凡的地質故事,擁有香港境內最令人嚮往的地質景觀。今天所見的印洲塘地貌是1.8億年前多次火山爆發的產物。火山活動摧毀了原來主要由砂岩及粉砂岩組成的沉積岩層,熔岩夾雜着火山灰在地表凝固成岩,產生了厚約2000米的火山岩層,即現時亞椏灣以北至荔枝窩、沙頭角一帶的粗火山灰晶屑凝灰岩,此外還形成往灣洲、娥媚洲及吉澳三島。
  
火山活躍期過後,爆發慢慢消竭,緊接而來的是長約2000萬年的侵蝕風化期,河流從高嶺淙流而下,把沙石沖刷至近岸低地,形成厚約500米的沉積岩層,也就是印洲塘、八仙嶺、赤洲一帶的礫岩、砂岩、粉砂岩及頁岩。
  
這片海岸有一外形宛如印台的小島,稱為印洲,印洲塘因而得名。印洲塘一帶水域的生態物種和自然景致深具保育價值,港府於1996年已將該區劃為海岸公園。海岸公園法例很嚴格:例如嚴禁無牌捕魚、污染海水、干預海岸自然生態等行為,違者一律可被法庭判處監禁等刑罰。2009年11月,印洲塘進一步躋身香港國家地質公園二園八區的其中一景區。及至2011年9月,更同時榮升為世界地質公園。
  
除了環抱印洲塘三個大島之外,附近島嶼星羅棋佈,包括吉澳海在內,大小島嶼及礁排不下二十個。最值得留意的小島嶼是印洲,和與吉澳洲南面的筆架洲,是印洲塘六寶中的二寶:玉璽和筆架,其他四寶是羅傘(黃幌山)、筆尖(白沙頭嘴)、紙張(平靜的印洲塘塘面)及墨硯(印洲附近石排)。
  
據說,印塘其中三寶景觀,曾被視為帝王之象的風水佈局,理應可出一位皇帝,可惜喻意玉璽的印洲上有一道裂縫,破了皇氣,不然吉澳現在可能已是另一個模樣云云。

沒有留言: